洋葱模型是在冰山模型基础上演变而来的。美国学者理查德·博亚特兹对麦克利兰的素质理论进行了深入和广泛的研究,提出了“素质洋葱模型”,展示了素质构成的核心要素,并说明了各构成要素可被观察和衡量的特点。洋葱模型,是把胜任素质由内到外概括为层层包裹的结构,最核心的是动机,然后向外依次展开为个性、自我形象与价值观、社会角色、态度、知识、技能。越向外层,越易于培养和评价;越向内层,越难以评价和习得。
提出者:美国学者R.博亚特兹
应用:人员选拔人员测评
外文名称:Onion model
核心要素:素质构成
相关推荐
胜任模型
企业管理方法
swto分析
由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来的
正向思维
按事物发展的进程进行思考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人力资源,企业薪酬,教育行业
Smart法则
五个单词组成的法则
鱼骨图
分析方法
E-R模型
工具类软件
树状图
图形表示形式
DISC个性测验
对有关的人格特质对人进行描绘
5w1h分析法
一种思考方法
绩效技术
pt
DISC
人类行为语言
鱼骨分析法
发现问题“根本原因”的分析方法
胜任特征模型
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或计数的并能显著区分优秀与一般绩效的个体特征
洋葱卷
需求层次理论
人力资源,企业薪酬,教育行业
行动理论
哲学课题
胜任素质模型
员工产生工作绩效的各种特征集合
绩效考核周期
通为业绩考评或“考绩”
面子文化
社会现象
查看更多
其他人还搜了
图书知识聚合
在2本书中找到答案
- 章节(二)洋葱模型美国学者博亚特兹对麦克利兰的胜任力理论进行了深入和广泛的研究,提出了职业胜任力的“洋葱模型”(Boyatzis, 1982)。 它把胜任力特征由内到外概括为层层包裹的结构,将知识和技能置于“洋葱”的最外圈,相当于“冰山模型”的水上部分,而将社会角色、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等置于洋葱的最内两层,相当于冰山模型的水下部分。 越向外层,越易于识别、培养和评价;而越向内层,则越难以识别、评价和习得。 从本质上来说,洋葱模型和冰山模型在内涵上是一致的,都强调核心胜任力或基本胜任力特征。 其中,对核心胜任力的测评,可以预测一个人的长期绩效。 相对来说,洋葱模型更突出潜在胜任力和显现胜任力的层次关系,与冰山模型相比,更能体现职业胜任力特征之间的内在关系。
- 章节2.2.2 常见的几种胜任力模型美国学者 R.博亚特兹对麦克利兰的素质理论进行了深入和广泛的研究后,提出了「素质洋葱模型」,其本质内容与冰山模型相似,但此模型对胜任力的表述更突出其层次性,如图 2-4 所示。 洋葱模型将胜任力划分为三个层次:核心层、中间层和最外层。核心层包括特质和动机;中间层包括社会角色或价值、自我认知;最外层包括知识和技能。由表层到里层,越来越深入,核心层是个体最深层次的胜任力,最不容易改变和发展。 图 2-4 洋葱模型 特别提示 洋葱模型的最外层比较易于培养和评价;中间层和核心层则很难评价,也难以后天学习和获得。3.梯形模型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研究院提出了胜任力的梯形模型,如图 2-5 所示。图 2-5 梯形模型该模型把胜任力按照梯形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行为层;第二层,知识-技能-态度层;第三层,思考方式-思维定式层;第四层,自我意识-内驱力-社会动机层。行为层主要指个体在具体职位上的工作绩效表现。行为下面的知识等各要素共同决定了个体在工作中的绩效行为,并且越往下的层次在决定个体的行为表现方面起着越稳定的决定作用。4.金字塔模型如图 2-6 所示,金字塔模型将胜任力主要分为三个层次:在该模型顶部的是先天具备的和后天开发的才能的具体行为表现;中间部分是可以通过学习、工作锻炼等途径开发的知识和技能;底部是难